於是當我開始使用時,我就納悶了,什麼!?這熱門APP的權限也太強大了吧(下載次數:10,000,000+),它可以存取你使用手機在網路瀏覽的完整資料,可以知道你的全部聯絡人資料、控制你的拍照與錄影功能、直接撥打電話、停用你的按鍵鎖定、修改你的系統設定、攔截撥出電話,甚至你在跟誰講電話、對方的資料都有可能會被竊取!!
不信的話下面有圖為証,我真的沒唬爛。
↓↓ 這兩項是我個人認為最誇張的部分
↓↓ 然後連玩個憤怒鳥太空版,手機的號碼、序號以及通話資料,有必要被知道!?
↓↓ 這個查台鐵高鐵時刻表也是,怎麼我只是要查個時間好知道幾點坐車,行事曆以及電郵就要冒著被修改、盜用、刪除的風險?
↓↓ 我還特別找了我完全用不到的APP,它還有特別聲明會取得你這麼多的權限,算親戚來也有必要知道這麼多嗎!?不過也蠻趾高氣昂地告訴你,不爽用你就不要用,當然下載次數還是高達50,000+,真是令人匪夷所思......
這是昨天看到的新聞,黃珊珊自爆:申請App帳號 信用卡遭盜刷,市議員表示,她加入Apple的App Store時,被要求提供信用卡授權以方便系統扣款,卻疑似個資外洩,信用卡遭盜刷,而市府法規會代主委指出,若Apple拒絕說明,將依「北市消保自治條例」開罰2至20萬元,若還是拒絕調查及改善,將依「消保法」開罰3至30萬元,並可連續處分。但他也提到,Apple為國外廠商,主機有可能在國外,若如此台灣就不具審判權,只能以行政罰鍰約束。
OK,所以主機不在台灣就只能用行政罰緩,而這上千萬個用戶的隱私才值幾十萬,而這些APP開發商通常都解釋:我們只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,絕不會挪於非法用途。
再看看去年底的新聞,Carrier IQ: What it is, what it isn't, and what you need to know,就算你完全不下載APP,你的智慧型手機一買來,就被內建了可以監控使用者的系統程式,它可以記錄你所有的動作,也就是你使用按鍵作了什麼,你在螢幕上觸控了哪些選項,通通都被看光光,包括簡訊、通話內容(可被錄音)、你的所有瀏覽及下載記錄,簡直就是被扒光,可怕的是多數人並不知道有這個程式存在。
這讓我想到老師在課堂上有提到,我們所有在網路作的事,其實都有留下記錄,除了一再加密,幾乎是毫無隱私。但Carrier IQ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性?難道一定要掌握全部使用者的完整使用狀況,才能作出系統的改善嗎?那以後身體不舒服去看醫生,是不是就要跟醫生報告昨天喝了幾杯水,吃了些什麼,嘿咻過幾次,跟誰吵過架,出門穿幾件,看多久電視,打多久電腦?網路是個開放的平台,有太多人使用,但把Carrier IQ放進手機這件事,是少數人就可以決定作或不作的。
今年二月中旬,又爆出一則關於APP偷取資料的新聞,Path自動存取使用者通訊錄 手機APP隱私爭議不斷,事實上作法就跟Carrier IQ如出一轍,只是偷的東西比較少,然後,它是有選擇性的,畢竟你可以選擇要不要下載。
不過,問題還是存在。我們都是開始使用這些APP好一陣子才發現有哪些問題,但等到發現問題時,我的親友的聯絡資料早就都流出去了,商店裡的APP上千萬個,一般消費者怎麼能有能力去察覺哪些APP能夠安全地使用?就算開發商執行長親自道歉並說明已刪除資料,但我們這些消費者不可能都懂背後的技術端,沒有人告訴我怎樣的程式是被定義為惡意的應用程式,甚至我使用手機的情況被知道了多少,又會是怎樣被知道,使用前使用後,我們都沒有明確地被告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